创新技术

瑞浦兰钧前沿电池技术,为电动出行与智能储能注入核心动力,重塑能源应用未来。

问顶电池技术

问顶技术将电芯结构、内部电化学特征和稳定固液态界面等创新技术融合,实现了双高电极的应用。该技术既兼容磷酸铁锂和三元双化学体系为不同类型的应用场景提供了更多选择。
 
瑞浦兰钧通过技术创新,将电芯卷芯与盖板紧密地连接,极耳无U形的弯折,对电芯内部的顶部空间进行压缩,形成了一个高稳的结构。使空间利用率有效提升7%以上。
更高的安全性
无 U 形弯曲片可确保结构稳定,最大限度地降低短路风险,提高生命周期安全性。

双高固液界面技术

在产品设计方面,坚守了高面密度、高压实的设计理念,围绕双高设计的多维固液界面设计技术,通过无损探测技术、仿真技术,深入研究构建多维孔隙结构,实现了浸润技术突破,让固液界面实现了一种完美的可控状态,

7%

空间利用率提升

创新顶部设计最大化活性材料容纳空间

30%

离子迁移速度提升

缩短电子路径,加速能量传输与充电效率

16%

直流内阻降低

减少内部损耗,改善效率与热性能

10%

容量提升

革新内部架构,同尺寸电池释放更多能量
Wending Battery Structure
Traditional Battery Structure

问顶电池结构

VS

传统电池结构

双子星电池材料系统

突破传统磷酸盐体系的低温局限,以金属磷酸盐与橄榄石结构为基础,在保障安全性的同时最大化性能,全面提升能量密度、充电速度与全工况可靠性。

热控制

对电极材料进行微纳包覆,提高材料热稳定性,控制产热量,提升材料安全
显示全部 收起

热隔离

高热稳定性材料对产热电极材料进行微米级隔离,减少热量传递与累积,提升物理安全
显示全部 收起

热断链

通过捕捉剂消耗自由基,阻断热失控链式反应,提高热失控温度,提升体系安全
热转移
显示全部 收起

热转移

特殊结构将异常产热转移至安全区域,大大降低电池在机械滥用中发生热失控的概率,提升结构安全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同体积较磷酸铁锂电池可多装入20%的能量,可大幅提升续航里程
显示全部 收起

充电速度远超磷酸铁锂电池,最快可支持4C快充,大幅加快补能速度
显示全部 收起

热失控温度最高可达210℃,安全性强
显示全部 收起

低温、功率等电性能较磷酸铁锂电池明显提升
显示全部 收起

GREEN CTP 技术

瑞浦兰钧发布的GREEN CTP电池包技术,从生产、使用、维护到二次利用,全方位满足电动和插混车辆的需求,实现全生命周期低碳环保。瑞浦兰钧GREEN CTP电池包配备的电芯采用机械结构固定,实现单颗电芯可更换,售后维护更容易,售后维护成本更低。同时,从电芯到整包均可实现二次利用,更加环保。

在问顶技术的赋能下,GREEN CTP电池包具备优异性能,可满足不同车型性能需求。以67.6kWh的GREEN CTP电池包为例,在LFP化学体系下能量密度可达145Wh/kg,续航里程可达500km以上,并可16min内实现10%-80%电量补充。除长续航和超快充外,该电池包具备优异的温度适应性,可以在-30℃-60℃工作。

推动未来型动力电池和储能解决方案的发展

更多自研创新技术

超脑 BMS
内循环自均衡技术
先进液体热管理
1500V 高压电气安全
半固态技术

Our Advanced Battery Prodcuts

联系我们

我们的专家团队将在24小时内为您提供支持。
请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来完成此表单。
应用场景选择
(请简要描述您所需的产品或解决方案(如动力电池、储能系统)以及任何所需的功能或定制)。

请选择您常用的语言以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